应用案例
持续更新InBody应用案例,普及运动、营养、饮食等健康相关的知识
请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查找内容
【InBody用户分享】30岁才开始健身,算晚吗?(下)
体重93kg,体脂率10.9%,管先生的回答是“当然不晚”。
不能忽视的食物热效应
热量消耗包含基础代谢、活动消耗、食物热效应(TEF)和生长发育(青少年时期)。
我的基础代谢BMR是2180卡左右,加上一天的走动和活动大约是2500-2600卡,如果在训练日,那么热量消耗大概在3700-3900卡。实际上,人体在进食过程中,除了夹菜、咀嚼等动作要消耗热量外,还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和代谢转化,大约耗费摄入总热量的10-15%。我每个训练日摄入3500卡左右,那么还会增加大约350-525卡消耗,训练日总热量消耗(基础代谢+运动消耗+食物热效应)就在4000-4200卡左右,热量缺口在500-700卡。
这是大概的原理,具体的比例数值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,毕竟每个人代谢功能、能耗表现都不一样,体能基础和运动表现也不一样。可以借助InBody H20这样的家用设备进行日常监测,基础代谢、骨骼肌含量和体脂肪含量等数据都有,建议早上空腹便后赤身测量,还是很具有参考价值的。
减脂≠减重
正常情况下,平均减去1公斤脂肪需要产生7700卡热量赤字。以每天500-700卡的热量缺口进行减脂已经很快了,过大的热量缺口,比如每天1000卡或2000卡,一方面是不健康,另一方面是疯狂输出热量时,过于激进地透支身体,释放大量皮质醇,肌肉会被分解用于供能,体脂率会更高。
这几年我摸索出来的减脂结果有三种:
▲ 体重掉了,肌肉也跟着掉,脂肪量几乎没变。绝大多数不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训练,就会导致这样的结果。
▲ 体重、肌肉、脂肪量都掉了。这很容易反弹,因为肌肉掉了基础代谢也跟着降低,反弹不过是时间问题。
▲ 最理想的结果是增肌又减脂。希望大家目光放长远一点,以年为单位来考虑健身。
关于饮食
热量摄入
以我的训练日为例,摄入量大约3450-3600卡:
自制无糖粘豆包2个=300卡
拿铁1杯+美式1杯(咖啡机自制)=240卡
富贵豆(花芸豆)1包=500卡
3杯蛋白粉=200卡
鸡胸肉/猪里脊肉(炖)550g
150g土豆和菌类=1000-1200卡
兰州拉面/牛肉千张粉丝汤=500卡
1个水果(推荐GI值低于60的水果)=100卡
4个生煎包=600卡
午饭和晚饭的绿叶蔬菜多多益善
休息日的饮食安排:
拿铁1杯+美式1杯(咖啡机自制)=240卡
8个生煎包=1200卡
3杯蛋白粉=200卡
鸡胸肉/猪里脊肉(炖)300g=630卡
牛肉千张粉丝汤/兰州拉面=500卡
水果=100卡
绿叶蔬菜同样多多益善
休息日几乎不产生热量盈亏,处于持平状态。欺骗餐也可以吃,但也以当日总热量没有盈亏为原则。我每周的目标是亏空3500卡左右,周四、周日为休息日,这两天选择热量持平,其余五天每天热量亏空500-700卡。
选择碳水
大家选择碳水化合物时,要避免过于极端,比如都是粗粮,这样很难消化容易便秘,建议粗粮细粮混合。实验发现,将低GI和相对高GI的食物混合进食,同样会以较低的GI形式呈现出来。可以将一天30-40%的碳水分给上午,身体自然松弛状态下皮质醇水平最高,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作用最强,碳水的摄入能降低皮质醇的分泌。
论文出处: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6893582/
训练后补充蛋白质
在训练后我会大量摄入高GI食物,比如高热量高碳水的生煎包,以及牛肉面来补充训练日所需剩余的60%碳水。这是因为高强度且科学训练后,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,更容易让转化后的营养物质用以修复和补给肌肉,而非转化为脂肪储存于身体。这个时间节点很重要,我增肌是抓住这个时间节点,而减脂则是通过早餐和午餐相对比例地摄入低碳水化合物。
体内能量分解供能的顺序是:葡萄糖、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,上半场训练进行了大强度的超级组训练,体内的葡萄糖、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已经被榨干,下半场也就是第二个小时,结合适合我年龄段的心率进行有氧减脂运动,会迫使身体使用人体战略储备资源脂肪供能。这也很好地解释了,为什么我这一年体重几乎没变,但体脂率大幅降低,体脂肪减去了这么多,进入自然健身的第7周年,同期肌肉大幅增加,且高达常人同期获得的骨骼肌肉量的2倍。
近一年身体数据对比
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
在训练和饮食相同的情况下,每天8小时睡眠的人群会比每天5小时睡眠的人群平均多增肌50%、多减脂60%左右。这是因为肌肉的修复和生长是在休息时完成的,所以不仅要营养充足、训练得当,还要保证睡眠。
关键词:
相关案例
2023-08-21
2023-08-14
2023-08-29